NBA历史上名声响亮的球员组合除了九十年代的四大中锋,便属新世纪四大分卫了。在这四大分卫中,艾弗森是唯一的状元秀,而其余三位球员选秀顺位并不算高。例如科比是1996年的13号秀,麦迪则是1997年的9号秀,而大学时期已享有盛名的文斯·卡特在1998年的选秀大会上也仅仅是第5顺位!本文将对比卡特在该届选秀中名列前四的球员,并探讨他们的成就是否超越卡特。

随着卡特退役,2000年之前进入NBA的球员至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,掀开一个新时代。
1998年状元秀:迈克尔·奥洛沃坎迪,被称为“大梦”奥拉朱旺接班人
奥洛沃坎迪如今已成为公认的“水货状元”,仅能与本内特媲美。然而在1998年选秀时期,奥洛沃坎迪的名气如日中天,甚至有专家声称他会成为下一个奥拉朱旺!原因在于两人极为相似的成长环境。
奥拉朱旺出生于尼日利亚,17岁因手球项目被取消转而学习篮球。而奥洛沃坎迪同样来自尼日利亚,且直到1992年才首次接触篮球。在来到美国后,奥洛沃坎迪开始系统学习篮球技巧,大三赛季突然爆发,以22.3分、11.2篮板和2.89盖帽的数据称霸大西部,并赢得赛区最佳球员奖。
成长轨迹与大梦相似让他成为球队的争抢对象。快船握有状元签,毫不犹豫地选中了他。然而,进入NBA后奥洛沃坎迪的表现迅速黯淡,新秀赛季仅能交出8.9分和7.9篮板的数据,随后几年更是乏善可陈。最终,快船在第五个赛季将他处理离队。显然,奥拉朱旺般的传奇天赋并非可以轻松复制。
纵观奥洛沃坎迪的职业生涯,他的起点很高,但成就相较于状元身份却远远不够。就连当时快船考虑过的另一选择拉弗伦茨,看似也未必能改变球队命运。
1998年榜眼秀:迈克·毕比,从未入选全明星的明星球员
毕比大学时期表现出色,在大一赛季就率队摘下NCAA总冠军。他本可在大学继续深造,但因家庭经济压力和孩子出生,他决定提前参加选秀。1998年选秀大会上,灰熊用榜眼签选中他,并给予首发机会。毕比也展现了超凡的天赋,首个赛季即交出场均13.2分、6.5助攻的出色数据,几乎夺得最佳新秀奖。
在职业生涯巅峰,毕比场均得分一度突破21分。然而,由于错过任何一次全明星赛,他成为遗珠中的典型代表。毕比职业生涯没有总冠军戒指、MVP奖杯,也未能入选最佳阵容或获得单项荣誉,令人遗憾不已。
不过,毕比与韦伯的普林斯顿体系搭配曾被誉为黄金组合,他们在球场上展现的华丽进攻,至今让球迷津津乐道。
1998年探花秀:拉弗伦茨,错生时代的技术型大个子
如今可投三分的大个子球员备受追捧,但在90年代,精通投射的中锋却常被视为“软弱无力”。拉弗伦茨正是这样一位身高2米11却擅长外线射术的大个子。在新秀赛季,他三分命中率高达38.7%,随后几季表现更为优异,还曾一度达到43.4%。此外,盖帽也成为他的强项。
尽管他拥有出色的技术能力,拉弗伦茨却因对抗不足、篮板数据偏低饱受批评,最终在辗转多个球队后选择退役。直到今天,球迷对拉弗伦茨的评价仍然两极分化,尤以他的技术和身体条件之间的不匹配为关键。
1998年四号秀:安托万·贾米森,勇于挑战湖人OK组合的得分手
贾米森与卡特为北卡队友,大学时表现稍胜卡特一筹。选秀大会上,贾米森以更高顺位进入NBA,但两人在选秀当天互换了球队。进入职业赛场后,贾米森迅速证明了得分能力,生涯第三赛季便交出场均24.9分、8.7篮板的成绩单。
2000年对阵湖人时,贾米森单场高效砍下51分,击败巅峰期的OK组合,这场比赛至今被球迷津津乐道。然而,这种高光时刻在贾米森的职业生涯中并未成为常态,他退役时仅收获两次全明星选拔和一次最佳第六人称号,留下些许遗憾。
1998年五号秀:文斯·卡特,起步惊艳却难成就伟大
卡特新秀赛季便凭借场均18.3分赢得年度最佳新秀,随后连续两年得分突破25分和27分。他在2000年的扣篮大赛中惊艳全场,成为时代偶像。然而,由于猛龙战绩平淡以及篮网时期未能带队取得突破,他逐渐被同期明星球员超越。
在生涯后半段,卡特的个人数据逐渐下滑,但他对比赛的热爱不减,直到2019-2020赛季才宣布退役。这份坚持让球迷对他充满敬意。
卡特和诺维茨基退役后,九十年代球员的传奇故事也画上了句号,他们的职业生涯为下一代篮球人树立了榜样。

1998年的选秀质量堪称NBA中的经典一届,除了上述五位外,诺维茨基、保罗·皮尔斯、拉沙德·刘易斯等众多名将也出于这一年,堪称不逊于96年的黄金一代。
如果重排选秀,按照职业影响力和成就分析,卡特可能位列第三,仅次于诺维茨基和保罗·皮尔斯。